<管宁割席》用什么手法刻画两个人的品质

来源:百度知道 编辑:UC知道 时间:2024/06/24 09:03:31

描写

对比,衬托

对比手法

对比
管宁割席
南朝宋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“管宁、华歆(xin,两人都是三国时魏国人),尝同席读书, 有乘轩冕过门者,宁读如故,歆废书而观,宁割席分座曰:‘子非吾友也。’”后以“管宁割席”谓不与志同道合者为友。
[白话]汉朝人管宁,字幼安。小时非常好学,与华歆坐在同一张席上读书。一次,有人乘坐轩经过门前,华[歆]放下书出去看,管宁于是将席割成两半,与华歆分开坐,对华[歆]说:“你不是我的朋友。”坐在一个木榻上,有五十五年,没有一次席地而坐把两腿像八字样分开,木榻上放膝盖的地方都被磨穿了,有时叫他十多次都不起来。
成语解释:
词题:管宁割席
发音 guǎn níng gē xí
释义 管宁:人名;席:坐卧用的编织物。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,中止交往。
出 处 南朝·宋·刘义庆《世说新语·德行》:管宁、华歆共园中锄菜,见地有片金,管挥锄与瓦石不异,华捉而掷去之。又尝同席读书,有乘轩冕过门者②,宁读如故,歆废书出看③。宁割席分坐曰④:"子非吾友也。"
①本篇通过管宁、华歆二人在锄菜见金、见轩冕过门时的不同表现,显示出二人德行之高下。原属《德行》第十一则。管宁,字幼安,北海朱虚(今山东临朐县东)人,传为管仲之后。少恬静,不慕荣利。华歆,字子鱼,高唐(今属山东)人,汉桓帝时任尚书令,曹魏时官至太尉。
②轩冕:轩车。复词偏义。指古代士大夫所乘的华贵车辆。
③废书:放下书。
④席:坐席。古人席地而坐。
示例:像那种不仁不义的朋友,早该“~,一刀两断。”
【用法】主谓式;作宾语;比喻朋友间的情谊一刀两断
原文译文:
管宁和华歆一起在园中锄菜,看到地上有片金子,管宁依旧挥锄,把它看作瓦石一样,华歆却拣起来给扔了。俩人还曾坐在一张席上读书,有人乘华车经过门前,管宁照样读书,华歆却丢下书出去观望。管宁就把席子割开,和华歆分席而坐,并对华歆说:“ 你(已经)不是我的朋友了。”